4月1日上午,一场聚焦社区慈善发展的交流活动在广州市黄埔街道展开。由市民政局慈善处四级调研员苏恒文带队,天津市部分区民政局、街道及相关社会组织代表组成的12人调研团队,走访了黄埔街“最美上学路”项目和黄埔街社区慈善基金,黄埔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汤丽娜、北斗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干事徐楚钧、黄埔街社工站主任曾思敏等相关人员热情接待并深入交流。
图|参观怡园社区慈善基金最美上学路项目
“最美上学路”项目是黄埔街道推进儿童友好街道建设的重点工程,总投入70万元,其中黄埔街道怡园社区慈善基金筹集资金20万元。在2024—2025年共建合作计划下,黄埔街社工站深度参与项目打造,以怡园小学(西校区)周边环境改善为核心,从传统文化、人文科普、儿童友好三个维度规划。项目建成后,社工站依托后续共建活动,如在“拔亮行动”公益嘉年华、关爱困难群体志愿活动等中,持续开展文化体验、安全宣传等服务,既为孩子营造安全美观上学环境,也为居民打造优质休闲空间,充分彰显社区慈善及社工助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成效。
图|黄埔街社区慈善基金管委会主任汤丽娜介绍街道慈善工作情况
在北斗星黄埔街社工站,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黄埔街社区慈善基金及其“一联四维”创新服务模式。该模式以“政-企-社”合力联动为核心。在机制建设上,组建多方参与的管委会,明确各成员分工,完善会议和参与机制,保障慈善活动规范运行。通过搭建信息共享平台,吸引各类商企参与并成立商企联盟,拓宽慈善参与渠道,实现资源的有效对接。采用微创投方式撬动资源,制定科学的申报条件和评选标准,筛选优质项目,激发社区慈善活力。通过“点亮微心愿”等五个服务包,精准匹配不同群体需求,注重项目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效果评估,提升社区整体福祉。自基金成立以来,已联动88个单位参与社区公益慈善服务,实施20个慈善项目,服务覆盖16个社区,直接服务受益人数超1000人,间接服务超2.3万人次,受益志愿队伍10支。如“善暖社区”等项目助力基本民生保障,“情暖港湾”公益微创投项目促进商企社区参与,营造了浓厚的慈善氛围。
图|参观黄埔街社区慈善基金
此次交流活动是津穗两地慈善领域的深度对话。天津团队对黄埔街社区慈善基金的实践成果表示赞赏,双方围绕慈善项目策划、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。未来,黄埔街社区慈善基金将继续深化“一联四维”服务模式,紧密关注老年、残疾等特殊困难人群个性化需求,加强与商企合作,精准设计更多的慈善项目。同时,大力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服务,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加强宣传,推动社区慈善事业进一步发展。
图|大合照